古代印章鑒定入門,教你火眼金睛識別假印章!
古印章鑒定,要注意書體的鑄刻風格、印章的表面狀況、印文的內(nèi)容和印章的形制,這幾方面是鑒定的重中之重,根據(jù)情況來綜合分析。因為不同年代的印章,在上述方面都有一些相應(yīng)的特征,所以這就要我們必須掌握印章的發(fā)展歷史。
古印章鑒定收藏要點①
印石經(jīng)過長期使用、撫摩,表面會逐漸形成一層“包漿”,具有脂肪樣的光澤和由外及里的油性浸潤,色澤也隨之相應(yīng)加深。一般說來,包漿的深厚程度與年代的久遠是成正比的,所以作偽者往往用早年的舊石來偽刻,或者人為作舊。這就需要仔細辨別印材和印文的色澤才區(qū)分得出來。
古印章鑒定收藏要點②
此外還要了解各名家的特點。在明清時期,私人治印之風很盛,也涌現(xiàn)出了許多制印高手和流派,而這些人刻印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如明代的文彭、何震,沖刀薄刃淺刻;清代的徽派沖刀入石較深,西泠派則有切刀的特殊手法,而其中的個人又各有特色;近代吳昌碩常常根據(jù)印文布局和整體效果的需要敲擊、琢磨印面和邊欄。
古印章鑒定收藏要點③
同其他古玩一樣,古印也有贗品,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料真字偽,由于古印印坯傳世不少,而在價錢上,有字者比無字者昂貴。因此有人在古印坯上仿鑿古印印文以牟利。這種印章,只要看其印文是否具備古印風韻,就可以辨別真?zhèn)?。二是料字皆偽,這種印章純系偽造以牟利,仿鑄時,要從多方面考慮:材質(zhì)上是否有假;紐式上是否符合于當時的制度;官職上是否有該職稱;尺碼上是否合制;文字上是否有悖;制度上是否有漏洞等。
文章編輯:信昶銀藝術(shù)品鑒定資料庫(公眾號gzxinchang),旨為大家提供優(yōu)質(zhì)的藝術(shù)品收藏鑒定知識,每天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