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質量觀念的改變,人們在注重提高生活質里的同時更重視營養(yǎng)與疾病之間的關系。調查發(fā)現,標些疾病如肥胖病、心血管疾病、內分泌疾病、退行性疾病和腫瘤等,它們多與我們日常飲食有密切關系。所以對膳食質量的評價陳要建立在各類人群生理需求的科學基礎上,又要諭免因不合理地消用營養(yǎng)食品而造成的不良影響。
職場飲食往往處于無規(guī)律、無選擇、無搭配的被動地位,有條件時可能暴飲暴食,沒有條件就饑一頓飽一頓,逮著什么吃什么,根本談不上健康飲食,吃飽就行,吃的痛快就好,這對身體健康是十分不利的。那么,吃什么最有營養(yǎng)、吃什么最健康?簡單來講,可以是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只要不是有毒有害的食物,吃什么都有道理??墒菑娘嬍晨茖W的角度講,則不能一概而論,要因人而宜,總的原則是要做到“平衡膳食”,也就是要讓人攝入的營養(yǎng)均衡,具體來講,有這樣幾個方面:
能量均衡。人體的生存和生活,都需要消耗和補充大量能量,能量少了會使身體羸弱,影響健康,能量多了就會變成脂肪儲存在人體內,引起體重超標,造成“肥胖癥”,進而引發(fā)許多難以zy的慢性病,如動脈硬化、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特別是糖尿病,大都是因為能量轉換失衡引起的。所以人體的能量需要科學補充,既要有一定的周期性(如5-15天),還要講求質量,就是要明確需要補什么、不需要補什么,都要根據每個人的體質來決定。一般的辦公室成年男子,所需要的能量相當于中等體力勞動者的量,大約為每日2800千卡;辦公室的女職員,每日所需的能量約為2600千卡。
飲食中的六大類營養(yǎng)素(蛋白、脂肪、糖、維生素、礦物質、水)中只有三類營養(yǎng)素可為人體提供能量,就是糖類、脂肪類和蛋白質類。攝入人體內的每克糖經過體內的生化反應,可為人體提供4000卡能量;每克蛋白質也可為人體提供4000卡的能量;每克脂肪可為人體提供9000卡能量。所以,我們要根據自己的具體狀況(年齡、勞動強度、性別等)來計劃每日應攝入的能量多少,保持均衡。
營養(yǎng)素平衡。人體所需的六大類營養(yǎng)素雖然缺一不可,但所需數量卻不一樣,有的每日需要攝入數百克,有的卻只需要千分之幾克,有的甚至更少,即所謂的“微量”。各類營養(yǎng)素攝入量的比例,一定要適應人體生理的需要。如果比例失調,不但不能起到營養(yǎng)作用,還可能影響人的正常生長發(fā)育??傮w要求是:“種類齊全”、“數量充足”、“比例合理”。
酸堿平衡。人體體液的正常PH值約為7.4,呈微堿性。由于人類的正常飲食中,呈酸性食物較多,常常使人們的血液向微酸性偏移,形成酸性體質。這往往會造成人體對疾病抵抗力下降,體弱多病,甚至引起酸中毒。據統(tǒng)計有70%的疾病易發(fā)生于酸性體質的人群。因此我們提倡食用一些弱堿性食物,如蔬菜、水果、海藻、海帶等類食物。需要說明的是,有些水果在口感上有很大的酸味,但這是有機酸,在體內的代謝過程中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可通過人體自動排出,不影響人體的酸堿度。而在日常飲食時過多地攝入大魚大肉,易使體液呈酸性,對健康十分不利。膳食中葷素之比應合理安排,呈堿性食物與呈酸性食物的比例,以2:1為好。
那么怎樣做到平衡膳食呢?
首先,吃的要“雜”一些。食品中要有各類谷類、蔬菜及水果類、豆類、油脂類、動物性食品等,切忌不可偏食。
其次,食物中所含的各種營養(yǎng)素比例合理。如一般中等勞動強度的成年男子(包括坐辦公室的文員)每日所攝入的營養(yǎng)素為:蛋白質日攝入量應在75~85克之間,即一至兩個雞蛋即可,可同時輔助一些豆類。脂肪日攝入量一般為50~100克左右。其中“油”應占60%以上,減少“脂”(豬、牛、羊脂)的攝入量。每日糖類的攝入量應為50~100克。在糧食和谷物中wq可以實現,成人每天的主食可在150~500克。無機鹽和水主要來源是蔬菜和水果,尤其是維生素C,是調節(jié)人體酸堿平衡的呈堿性食物。
對特殊人群,可適當調整維生素、無機鹽等個別營養(yǎng)素的供給量。如孕婦、乳婦,應增加含鈣、鐵豐富的食品。正常人達到以上的標準就足夠了。
再次,要合理調劑。在職場飲食中合理調劑營養(yǎng)素攝入的{zh0}辦法,就是多人一起“拼餐”,這樣既能多點些品種豐富的菜式,又能節(jié)約午餐的成本,一個人的費用大概也就十幾元。如果在家里,就要注意掌握了每周食譜中各類食品的所占的比例和總量,可根據自己習慣、市場供應情況,用“食物成分表”來編制自己的食譜。
膳食科學是一門模糊科學,沒有任何一位專家能夠提出通用標準,只是給你一個參考量,一定要因人、因條件、環(huán)境、季節(jié)等因素而進行科學調整,在動態(tài)中實現平衡膳食。
相關標簽:營養(yǎng)膳食補充劑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