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晶園鄭州冷餐會高教社新嘗試
說到鄭州冷餐會,大家也參加了不少,雖然因為主辦單位性質和實力的不同,冷餐會的規(guī)模有所差異,但總的說來,也無非是
和自助餐的變體,但高教社舉辦的幾次冷餐會卻讓人耳目一新。
雖然這里也有著各式各樣的冷食,也是大家隨意自取的方式,但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氛圍。在這里此起彼伏的不是去取食的身影,而是大家爭先恐后的起立發(fā)言,遇到有爭議的問題,有時還會引來一場唇槍舌劍的辯論;對那些不時冒出的精彩言論,大家還會報以熱烈的掌聲。在這里,冷餐已經wq成了配角,冷餐會倒更像一場研討會、辯論會。
據(jù)了解,到目前為止,像這樣的冷餐會高教社已經舉辦了三次,在隔周的周五舉行,員工自愿參加。每次冷餐會都有一個明確的論題,比如“ERP系統(tǒng)的使用之我見”、“后非典時期的市場”、“藍色暢想——談發(fā)行中盤的建設”等。所有的話題都與高教社正在進行的項目、當前存在的問題和發(fā)展前景直接相關,也是高教社上上下下正在關注的問題。
辦鄭州冷餐會,讓大家放開了談,這樣的想法最初來自于高教社社長劉志鵬。按照中國企業(yè)以往的管理模式,大部分的決策都是金字塔型直線式灌輸,領導們是決策的制定者,而一般員工只是簡單的執(zhí)行者。偶爾有座談會,也是領導講,大家聽,員工既提不出問題,又難以真正理解。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也是領導不了解具體的問題,了解具體問題的執(zhí)行層又缺乏途徑向上反映。在高教社的劉社長看來,面對如今日益開放的社會環(huán)境和激烈的競爭環(huán)境,如果還沿用這樣的模式,將很難建設一個具有國際眼光和胸懷的大型出版集團。劉社長十分欣賞廣告公司和高科技公司采用的所謂“腦力激蕩”、“大腦風暴”的做法,希望通過冷餐會這種形式給大家提供一個能夠放松心態(tài)、暢所欲言的平臺,借助這個平臺,讓員工與領導直接對話,在互問互答中,員工真正領會領導的意圖,而領導又能從員工的置疑中faxian問題,并及時修補,有時甚至還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為問題的解決獨辟蹊徑。
實際效果也確實如此,雖然鄭州冷餐會才舉辦了三次,但冷餐會不“冷”,它已經在高教社顯示了巨大的活力和凝聚力,冷餐會現(xiàn)象、冷餐會文化正在逐漸成為高教社minzhu、開放的企業(yè)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而高教社有能力、有魄力舉辦這種開放式、學習型的冷餐會,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高教社已有的海納百川的企業(yè)文化氛圍,折射出高教社從國有事業(yè)單位向大型現(xiàn)代企業(yè)轉變的努力,反映了高教社從自發(fā)到自覺建設核心企業(yè)文化的嘗試。我們有理由相信,高教社的冷餐會現(xiàn)象將為傳統(tǒng)出版產業(yè)吹進一股清
更多鄭州冷餐會知識請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