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格教學英文為Microteaching,意為微型化教學,又被稱為“微型教學”、“微觀教學”、“小型教學”等。它是在1963年由美國斯坦福大學D.Allen 和他的同事A.Eve 首先開發(fā)建立的。他們對傳統(tǒng)的教學技能培訓方式進行了改造,運用電教手段,系統(tǒng)訓練教師的教學技能,逐步形成了微格教學這一培訓模式。
D.Allen 對微格教學這一定義是這樣定義的:“微格教學是一個有控制的實習系統(tǒng),它使師范生有可能集中解決某一特定的教學行為,或在有控制的條件下進行學習。”具體而言,所謂微格教學是指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nèi),利用現(xiàn)代的錄音、錄像等設(shè)備,幫助被培訓者訓練某一技能技巧的教學方法。它是一個可控制的實踐系統(tǒng),利用這個系統(tǒng)使師范生和新教師有可能集中解決某一特定的教學行為,或在有控制的條件下進行學習。它是建筑在教育理論、視聽理論和技術(shù)的基礎(chǔ)上,系統(tǒng)訓練教師教學技能的一種較為先進的教學方法。
微格教學所采用的步驟是:Plan ?C Teach ?C Observe ( Critique ) ?C Replan ?C Reteach ?C Reobserve, 即準備教―教學―觀看錄像(評價)--再準備教―重教―再觀看錄像。每次教學集中在一個教學技能上,如提問、導入或講解。在準備教前,教師要給學生們作講座,說明技能的構(gòu)成特點,應用要點,并且演示這項技能。然后,學生按照教師講的要領(lǐng)和演示去練習。
現(xiàn)在微格教學被定義為:為了培養(yǎng)新的教學技能和完善舊的教學技能而設(shè)計的成比例地縮小了的教學活動。其主要的特點有:
1、時間短 正常的一節(jié)課為40-45分鐘,而微格教學為10-15分鐘。
2、人數(shù)少 正常的班級30-50人,而微格教學的班級可以少到5-10人。
3、內(nèi)容少 正常的一節(jié)課,內(nèi)容包括復習舊知識、介紹新知識、練習、運用等環(huán)節(jié),而微格教學一節(jié)課的內(nèi)容只集中在一種教學技能或少量的知識點。
編寫微格教學的教與編寫常規(guī)教學的教沒有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但由于微格教學本身的特點,其時間上的安排縮短為10-15分鐘,為了集中運用一兩種教學技能,教學只能是片段,不能是全過程。
在編寫微格教學的教時,首先要確定所要練習的技能,然后選擇語言學習項目,確定教學目標,安排學習活動,排列活動的先后順序,選擇教學策略,{zh1}組織實施教學。
寫出明確的教學目標,要通過學生的可觀察的行為來表述學習的結(jié)果,不能用籠統(tǒng)的,抽象的詞語(如理解、認知、運用、欣賞等)來表述,因為這些詞不夠具體,使教師或他人無法判定教學是否達到了目標。
應當使用具體的行為動詞 (Action verbs ),如: painting, naming , defining , describing , classifying , labeling , ordering , writing , drawing 。此外,還要明確說明達到預定行為目標的條件或環(huán)境,例如:“不看課文”, “不用字典”,“根據(jù)以上兩條規(guī)則”等。
{zh1},還要說明什么樣的行為標準是可接受的,即學生應達到什么樣的標準,做到什么程度。例如:“90%的正確率”。
下面是一個具體的教學目標的陳述:
“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活動,80%的學生能夠用正確的英語語音、詞匯和形式去和他人打招呼,,并且回應他人的打招呼。”
在這個教學目標的表述中,有可觀察到的行為,即“……打招呼,并且回應他人的打招呼。”預期的標準是全班“80%的學生。”條件是“用正確的英語語音、詞匯和形式。”這種具體的教學目標是wq可以檢測的。
概括起來,微格教學的教可以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教學目標。表述要具體,確切,操作性強。不貪大求全,以便于評價。
2、教師的教學行為。按教學進程,寫出講解、提問、演示、板書等教師的活動。
3、應用的教學技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某些行為可以歸入某類教學技能,在其對應處注明。對重點訓練的技能應注明其構(gòu)成要素。這樣便于檢查教師教學技能的訓練成果,也是訓練教師對教學技能的識別、理解的一項內(nèi)容。
4、學生行為。教師預想學生在聽講、觀察、回問題時可能發(fā)生的行為。對學生行為的預先估計是教師在教學中能及時采取應變措施的基礎(chǔ)。
5、教學媒體。將需要用的教學媒體,按順序注明,以便準備和使用。
6、時間分配。教學中預計教師行為,學生行為持續(xù)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