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弘賢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濟南弘賢書院璽墨書法培訓老師談寫好楷書的基本法則
濟南弘賢書院璽墨書法培訓是山東弘賢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所屬的書法培訓專業(yè)機構,有書法水平很高的師資力量,常年開設軟硬筆書法班,書法培訓既面向大中小學生,還面向社會招收書法學員,同時還與多所學校合作,為學校培訓書法老師。漢字都有其特定的形態(tài),間架結構不管怎么變化,總離不開一個基本法則,總有規(guī)律可尋。唐代歐陽詢、明代李淳進和清代黃自源分別總結了 《結字三十六法》、《大字結構八十四法》和《間架結構九十二法》。
1、橫平豎直:平時所講的“橫平”,指的是橫畫平穩(wěn),并非水平之意。 “豎直”指的是豎畫挺勁,也并非垂直之意。根據(jù)字形可斜、可正、可曲、可直。
2、上緊下松:字形上部筆畫較緊湊,下部較疏朗。
3、上開下合:口字,或帶扁形口的字,如山字底、草字頭等,都應上稍寬而放,下稍窄而收。
4、上收下放:字下部有撇、捺及長橫等伸展筆畫時,上部結構單位應收緊;下部應左右伸展以托上,稱作“地載”。
5、上放下收:字上部有伸展筆畫時,下部結構單位應收緊;上部左右舒展,以蓋下,稱作“天覆”。
6、伸左讓右:為讓右,字左旁的橫畫被豎畫分割為兩段者,左長右短。
7、左細右粗:字中多條豎畫排列時,左豎較細,右豎較粗。
8、左短右長:凡有長口框的部分,左豎短而佃,右豎長而粗。
9、左斷右連:口框或兩縱向筆畫之間的小橫,一般連左豎,而不連右豎。如果有中豎穿過小橫時,通常小橫在左右兩豎間懸空。
10、左小上提:左右結構中,當左小右大時,左小者宜在右大者中間稍偏上。
11、右小下落:左右結構中,當右小左大時,右小者宜居左大者中間稍偏下。
12、左窄右寬:左耳狹窄且稍短以讓右;右耳稍寬且 懸針豎長以配左。
13、左垂右懸:字中有多條豎畫時,左邊豎不能寫成懸針。
14、左顧右盼:注意左右各結構單位及小筆畫的形態(tài),使之生動,聯(lián)系密切。
15、左右對稱:以中豎為準,左右筆畫長短、高低、寬窄協(xié)調(diào),以求均衡。
16、左下、左上包圍,內(nèi)部稍偏右:左上包圍或左下包圍時,內(nèi)部結構宜稍偏右書寫,使整字重心居格中。
17、右上包圍,內(nèi)部稍偏左:右上包圍,內(nèi)部結構單位宜稍偏左書寫,使整字重心居格中。
18、撇低捺高:撇尖與捺尾的連線為一斜線(另左右兩點寫不法與其相同),這也與取斜勢有關。
19、空檔均勻:有多橫或多豎排列時,盡量使上下或左右各個空檔均勻。
20、鉤對中心:彎鉤和橫折斜鉤,其鉤尖的頓筆位置對準或接近本結構單位或本字中心線為佳。
21、四周平穩(wěn):凡帶方框的字,外框平穩(wěn)方正,不能傾斜成平行四邊形狀。
22、內(nèi)滿偏左:方框內(nèi)的結構單位應占滿內(nèi)部空間并稍稍偏左。
23、無畫包豎:當口內(nèi)無筆畫時,口框右下角橫伸出以包豎。
24、有畫包橫:當口內(nèi)有筆畫時,口框右下角豎伸出以包橫。
25、交叉居中:撇捺交叉點宜在本結構單位或本字中心線上。
26、捺不重復:凡有兩捺以上存在時,只須伸展一捺,其它變點。
27、筆斷意連:雖然筆筆獨立,但務使上筆與下筆之間,運動軌跡自然,有一內(nèi)在聯(lián)系。
28、撇尖進框:柳體字由上撇下框組成時,一般撇尖插入框內(nèi)。
29、內(nèi)收外放:柳體字中間聚攏,字外圍疏散放開,與顏體字相反。
30、撇起豎右:在有豎與撇相連的字中,撇的起筆位置一般在豎的右邊。
歡迎到山東弘賢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所屬的濟南弘賢書院璽墨書法培訓參加書法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