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
德州誠信孵化設備有限公司
孵化前期的胚蛋,如遇不超過12小時的停電,只需將孵化器的門、氣孔關閉即可;孵化中期的胚蛋,遇停電應每隔3小時檢查蛋溫1次,必要時進行調盤、涼蛋;孵化后期的胚蛋,遇停電,除個別情況外,都應先打開前后機門放溫,因為這時胚蛋代謝熱過剩,同時每隔2小時測溫1次,防止熱死或悶死胚蛋。
六是填寫孵化記錄。孵化生產時,必須做好孵化記錄,它有助于對孵化效果的分析,也有助于孵化廠生產,經營指標的計算、分析。
攤床孵化法
攤床孵化法是我國的傳統(tǒng)孵化法之一,根據(jù)鵝胚胎發(fā)育的特點,其后期自身產熱量較高,故現(xiàn)在許多地方在孵化后期仍采用攤床孵化。建在原有孵化器的上部,不占地面,這種孵化方法現(xiàn)在仍在普遍使用。
攤床孵化的主要設備是攤床。攤床為木制床式長架,設2―3層,攤床長度與房屋長度相等,寬度以不超過兩人的臂長為宜,以便于對面操作。江浙一帶的攤床,在木架上鋪蘆葦或竹條編成的長席,上鋪5―10厘米的數(shù)層稻草,鋪平后上放席子。攤床邊緣釘有高15―20厘米的木板。木板內安放“隔條”,即用粗布做成的長條圓袋,內裝滿稻殼、鋸末或舊棉絮,起保溫和防止胚蛋碰撞木板。隔條有縱、橫兩種,兩者分別比攤床的長和寬多60厘米和30厘米,以便于反折過來幫助保溫??v、橫隔條的直徑分別為10厘米和6厘米。為便于操作,要在攤床架上裝固定的梯子,上下才方便。一般頂攤與中攤、中攤與下攤距離約80厘米,下攤不能緊貼下面的孵化器。頂攤的寬度應比中攤窄5厘米,中攤又比下攤窄5厘米。下攤、中攤經常使用,頂攤只在中、下攤不夠時使用。
黑龍江省依安縣將大鵝孵化的攤床建在距地面1.1米處,主要考慮操作方便。為了保溫,攤床上下多覆蓋棉被褥。
在二照以后,鵝蛋就可以上攤床進行自溫孵化。攤床邊上的蛋易于散熱,蛋溫較低;中間的蛋,蛋溫較高。為使整個攤床胚蛋溫度保持適當和均勻,要采取以下措施調溫。
連接:
電話:0534-2217380 0534-2887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