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入藥材幫,參與藥材幫運營
2、中藥產(chǎn)業(yè)項目咨詢,交流合作
請?zhí)砑?藥材幫 許光華 微信:18625563640
我國藥用植物及中藥材種類繁多,按來源分類,中藥資源可分為藥用植物、藥用動物和藥用礦物3種,據(jù)統(tǒng)計我國的中藥資源種類有12807種,藥用植物占全部種類的 87%,共計11146種,藥用動物占12%,共計1581種,藥用礦物不足1%,共計80種。
2015年我國中藥材種植面積約5045.5萬畝,近幾年我國中藥材種植面積情況如下圖所示:
據(jù)統(tǒng)計,2014年我國中藥材產(chǎn)量達到352萬噸,產(chǎn)量較上年同期增長6.0%;消費量為349.7萬噸,消費規(guī)模同比增長8.7%。2015年我國中藥材產(chǎn)量約為363.8萬噸,產(chǎn)量較上年同期增長3.35%;消費量為353.1萬噸,消費規(guī)模同比增長3.03%。
2015年全國中藥材銷售總額為596.78億元,較去年減少0.66%。2011-2015年全國中藥材銷售總額復(fù)合增長率(CAGR)為17.06%。
2011-2015年全國中藥材銷售總額(萬元)
2015年全國中藥材銷售額排名前10的省區(qū)是:重慶、安徽、廣東、北京、上海、浙江、湖南、河南、四川、江蘇。排名前10省區(qū)銷售額占全國銷售總額的比例分別為:10.12%、9.86%、9.81%、9.34%、9.33%、9.16%、7.81%、6.63%、5.20%、3.72%。
2015年全國中藥材銷售額排名前10的省區(qū)
2015年,我國中藥材及中藥飲片出口額為10.58億美元,同比下降18.28%;出口量為17.9萬噸,同比下降8.84%;出口均價5.90美元/千克,同比下降10.35%。量價齊跌是中藥材及中藥飲片出口額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2016年我國進口中藥材約4.56萬噸,與去年持平;進口額1.39億美元,同比下降近20%。主要原因是甘草進口價格跌幅明顯,其進口額同比下降約19%。亞洲是我國進口藥材的{zd0}貨源地,占進口額的50%左右。
我國主要進口貨源國包括加拿大、美國、哈薩克斯坦、印度尼西亞等,主要進口品種有西洋參、甘草、乳香、沒藥、血竭等。
2016年,我國中藥材及飲片出口總額10.25億美元,同比下降3.17%;以人民幣折算,出口總額67.69億人民幣,同比上漲2.97%;中藥材及飲片出口總量14.57萬噸,同比下降18.71%;中藥材及飲片平均出口單價46.43元/公斤,同比上漲26.71%。
我國中藥材資源豐富,出口中藥材及飲片品種達數(shù)百種。2016年,出口金額和出口數(shù)量較多的品種依然以滋補養(yǎng)生類為主。
我國中藥材出口地區(qū)高度集中,亞洲依然是最主要的出口地區(qū)。2016年我國對亞洲地區(qū)的中藥材出口額約8.77億美元,占我國中藥材出口總額的85.54%。
數(shù)據(jù)來源:中國海關(guān) 中商產(chǎn)業(yè)研究院整理
2016年,我國中藥材及飲片的10大出口地區(qū)為:中國香港、日本、韓國、中國臺灣、馬來西亞、美國、德國、新加坡、越南、意大利。我國對這10個市場的出口額占全球出口額的90%。這10個市場有7個分布在亞洲,多為傳統(tǒng)出口市場。
2016年中國10大中藥材出口品種分別為:人參、枸杞、茯苓、地黃、黨參、半夏、川芎、菊花、白術(shù)、當歸。10大中藥材出口品總出口金額為50,047萬美元,占比48.73%。
中藥材及飲片出口前10強企業(yè)(2016年1-8月)
資料來源于中國醫(y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按照出口額排名)
2017年1-11月,我國對“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qū)中藥材出口金額2.6億美元,同比增長54.39%,占我國對“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qū)中藥出口金額比為34.35%。其中主要出口地為東盟、南亞和中東地區(qū)。
2017年1-11月,中國中藥 “一帶一路”出口企業(yè)為1672家,較去年同期增加52家,其中國營企業(yè)130家,出口額為1.4億美元,同比增長100.74%,占我國中藥 “一帶一路”出口額的18.35%;私營企業(yè)為1385家,2017年1-11月,中藥 “一帶一路”私營企業(yè)出口額4.88億美元,同比增長6.21%,占比64.17%;外商獨資企業(yè)為78家,出口額4776.40萬美元,同比下降25.85%,占比6.28%;中外合資企業(yè)有45家,出口額7800.54萬美元,同比下降0.06%,占比10.25%。
2017年1-11月,中國中藥 “一帶一路”進口企業(yè)為633家,較去年同期增加70家,其中國營企業(yè)47家,進口額為8113.22萬美元,同比下降5.19%,占我國中藥 “一帶一路”進口額的13.65%;私營企業(yè)為441家,2017年1-11月,中藥 “一帶一路”私營企業(yè)進口額3.87億美元,同比增長41.74%,占比65.18%;外商獨資企業(yè)為106家,進口額5889.75萬美元,同比下降3.96%,占比9.91%;中外合資企業(yè)有34家,進口額6595.77萬美元,同比增長70.68%,占比11.09%。
通則規(guī)定,除另有規(guī)定外,中藥材及飲片(礦物類除外)的二氧化硫殘留量不得超過150mg/kg。
正文規(guī)定,山藥、天冬、天花粉、天麻、牛膝、白及、白術(shù)、白芍、黨參、粉葛10味中藥材及其飲片的二氧化硫殘留量不得超過400mg/kg。
15版藥典對以下4種中藥材做農(nóng)藥殘留量規(guī)定(人參、西洋參為15版藥典新增)。
注:
總六六六(α-BHC、β-BHC、γ-BHC、δ-BHC之和)不得過0.2mg/kg;
總滴滴涕(pp’-DDE、pp’-DDD、op’-DDT、pp’-DDT之和)不得過0.2mg/kg;
五氯硝基苯不得過0.1mg/kg;
六氯苯不得過0.1mg/kg;
七氯(七氯、環(huán)氧七氯之和)不得過0.05mg/kg;
艾氏劑不得過0.05mg/kg;
氯丹(順式氯丹、反式氯丹、氧化氯丹之和)不得過0.1mg/kg。
(三)重金屬及有害元素
2010版藥典原有重金屬限量品種:
山楂、丹參、甘草、石膏、煅石膏、白芍、白礬、玄明粉、地龍、芒硝、西瓜霜、西洋參、冰片、龜甲膠、阿膠、金銀花、枸杞子、黃芪、鹿角膠、滑石粉。
2015版藥典新增以下8種藥材的重金屬限量規(guī)定。單位:mg/kg
(四)黃曲霉毒素
15版藥典僅對以下19種藥材做黃曲霉毒素限量規(guī)定。
2016年上半年中藥材、中藥飲片被公告品種共436批次,主要涉及11大類不合格的項目,涉及品種140余種。不合格項目中性狀占比最多,達到51%,其次是總灰分、酸不溶灰分占比12%;假冒生產(chǎn)、含量、鑒別來源占比在8%到5%之間。
2017年國家食藥監(jiān)總局共發(fā)布46次藥品抽檢不合格信息。其中包括19次藥品不合格信息、22次中藥飲片及中藥材不合格信息、5次藥用輔料及藥品包裝材料不合格信息,累計共有1107批次不合格產(chǎn)品,而611批次為中藥飲片不合格,占比為65.98%。
點擊查看:《2017年中藥“飛檢”情況如何?到底什么是“飛行檢查”?》
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主要考慮藥用部分情況,供大家參考。
點擊查看:《100種常用中藥材 年需求量匯總》
中國是世界上trzcy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有sd道地藥材產(chǎn)區(qū),種類繁多、蘊藏豐富。
我國sd道地藥材產(chǎn)地分布
中藥材專業(yè)市場是經(jīng)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醫(yī)藥局、衛(wèi)生部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檢查驗收批準,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準登記的專門經(jīng)營中藥材的集貿(mào)市場。
一部三局正式批準的17個中藥材專業(yè)市場:
1、安徽省亳州市 2、湖南省邵東縣廉橋 3、 湖南省岳陽市 4、廣州市清平 5、廣東省普寧市 6、廣西玉林市 7、重慶市解放路 8、昆明市菊花路 9、江西省樟樹市 10、河北省安國市 11、山東省鄄城縣舜王城 12、河南省禹州 13、蘭州市黃河 14、西安市萬壽路 15、成都市荷花池 16 、哈爾濱市三棵樹 17、湖北省蘄州
(三)國家規(guī)定的28種毒性藥材
砒石(紅砒、白砒)、ps、水銀、生馬錢子、生川烏、生草烏、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蟊、紅娘蟲、青娘蟲、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黃、生千金子、鬧陽花、生天仙子、雪上一支蒿、紅升丹、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紅粉、輕粉、雄黃。
一級:虎骨、豹骨、羚羊角、梅花鹿茸。
二級:馬鹿茸、麝香、熊膽、穿山甲片、蟾酥、哈蟆油、金錢白花蛇、烏梢蛇、蘄蛇、蛤蚧、甘草、黃連、人參、杜仲、厚樸、黃柏、血竭。
三級:川(伊)貝母、刺五加、黃芩、天冬、豬苓、龍膽(草)、防風、遠志、胡黃連、肉蓯蓉、秦艽、細辛、紫草、五味子、蔓荊子、訶子、山茱萸、石斛、阿魏、連翹、羌活。
1.藥材切片(共28個品種)
干姜、土茯苓、山柰、山楂、山藥、川木通、三棵針、片姜黃、烏藥、功勞木、地榆、皂角刺、雞血藤、佛手、苦參、狗脊、粉萆薢、浙貝母、桑枝、菝葜、綿萆薢、葛根、紫蘇梗、黃山藥、竹茹、桂枝、狼毒、滇雞血藤
2.藥材切段(共18個品種)
大血藤、小通草、肉蓯蓉、青風藤、鉤藤、高良姜、益母草、通草、桑寄生、黃藤、鎖陽、槲寄生、顛茄草、野木瓜、廣東紫珠、首烏藤、桃枝、鐵皮石斛
3.藥材切塊(共3個品種)
何首烏、茯苓塊、商陸
4.藥材切瓣(共4個品種)
木瓜、化橘紅、枳殼、枳實
5.藥材切瓣或片、段(共11個品種)
指可選用多種切制方法加工的藥材,包括:
丁公藤、大黃、天花粉、木香、白蘞、防己、兩面針、虎杖、香櫞、粉葛、大腹皮
(六)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公布101種藥食同源品種
2014年11月,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發(fā)布《按照傳統(tǒng)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物質(zhì)目錄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在之前被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名單》的86種藥食同源目錄基礎(chǔ)上,新增人參、山銀花、當歸、夏枯草等15種藥食同源品種。
按照傳統(tǒng)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zhì),是指具有傳統(tǒng)食用習慣,且列入國家中藥材標準(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及相關(guān)中藥材標準)中的動物和植物可使用部分(包括食品原料、香辛料和調(diào)味品)。
按照傳統(tǒng)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物質(zhì)目錄:
1.原有86種
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薊(刺兒菜)、山藥、山楂(山里紅)、馬齒莧、烏梅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龍眼肉(桂圓) 、決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苦、甜)、沙棘、芡實、花椒、赤小豆、麥芽、昆布、棗(大棗、黑棗)、羅漢果、郁李仁、金銀花、青果(橄欖)、魚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梔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櫞、香薷、桃仁、桑葉、桑椹、桔紅(橘紅)、桔梗、益智仁、荷葉、萊菔子、蓮子、高良姜、淡竹葉、淡豆豉、菊花、菊苣、黃芥子、黃精、紫蘇、紫蘇子(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花、槐米、蒲公英、榧子、酸棗、酸棗仁、鮮白茅根(或干白茅根)、鮮蘆根(或干蘆根)、橘皮(或陳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烏梢蛇、牡蠣、阿膠、雞內(nèi)金、蜂蜜、蝮蛇(蘄蛇)
2.新增中藥材
人參、山銀花、芫荽、玫瑰花、松花粉、油松、粉葛、布渣葉、夏枯草、當歸、山奈、西紅花、草果、姜黃、蓽茇
近年來,國際對中藥,尤其是植物藥的需求近年呈現(xiàn)快速增長的勢頭,國際市場的植物藥已達400 億美元的份額,每年都以近20%的速度增長。目前,全球有40 億人使用zcy產(chǎn)品,占世界總?cè)丝诘?0%。中國zcy2014 年的市場規(guī)模為601 億元,同比增長27.6%,占中藥市場的比例為22%;2010-2014 年zcy市場的年均復(fù)合增長率為27%,預(yù)計2015-2019 年市場規(guī)模繼續(xù)穩(wěn)步增長,年均復(fù)合增長率為20%。
各國/各地區(qū)對植物藥需求規(guī)模
2010-2019年中國zcy市場規(guī)模及預(yù)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