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茶的保健配方(三)
9、二花參麥茶
cf:厚樸茶、佛手茶、紅茶黨參、炒麥芽各6克。
服法:上藥共研粗末,以沸水沖泡10分鐘,不拘時服用,每日1劑。
功用:疏肝解郁,健脾化痰。
本方主治梅核氣。梅核氣屬中醫(yī)郁癥范圍,類似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神經(jīng)官能癥中癔球一癥,多見于中青年女性。常因情志抑郁,肝氣郁結(jié),或憂愁思慮,脾氣郁滯,繼而肝脾不調(diào),脾失健運,痰濕內(nèi)生,食積不消,痰氣交阻于胸隔之上而成。故zl當(dāng)以hq開郁、化痰散結(jié)為主,《金匱要略》之半夏厚樸湯為常用yf。本茶劑中厚樸茶辛溫芳香,既能hq寬胸,又能化濕消痰。佛手茶味辛,苦溫,歸肝、脾、胃經(jīng),其質(zhì)輕浮,善于疏肝解郁,為治痰氣交阻所致的梅核氣之良品。橘絡(luò)苦平,入脾、肺,hq化痰,和絡(luò)止痛。麥芽甘平,入肝經(jīng)、疏肝解郁,入脾胃消食化滯。上四味lq疏肝為主,兼有化痰、利濕、消食之功。在辛、甘、溫諸藥中尢加苦寒之紅茶一味,即可化痰消食,又起苦降下火之功,制約lq藥辛溫升散,使之升中有降。本方用量輕靈,藥力緩和。正如《臨證指南》指出,治郁癥“不重在攻補,而在乎用苦泄熱而不損胃,用辛lq而不破氣,用滑潤濡燥而不滋膩氣機,用宣通而不揠苗助長?!?BR> 宜忌:肝郁化火和陰虛火旺者忌用。
方源:《江西中醫(yī)藥》。
10、橘樸茶
cf:橘絡(luò)、厚樸、紅茶各3克,黨參6克。
服法:上四味共研粗末,放入保溫杯中,用沸水沖泡10分鐘即可。不拘時飲用,每日1劑。
功用:hq解郁,健脾化痰。
本方組成與方義,和“二花參麥茶”基本相似,惟厚樸較厚樸花性偏溫燥,燥濕hq、散滿消脹是其專長,但有耗傷陰液之弊。本方主治痰氣郁結(jié)之梅核氣,如咽喉異物感,胸脘痞悶,噯氣為適等。
宜忌:氣郁化火,或陰虛火旺者忌用。孕婦亦當(dāng)慎用。
方源:《江西中醫(yī)藥》。
11、檸檬紅茶
cf:檸檬1~2片、 3克、白糖少許。
功用:lq和胃,生津止渴。
服法:將檸檬洗凈晾干、切片,放入瓷器內(nèi)加適量白糖腌制,經(jīng)過一段時間之后即可使用。每次用茶3克,檸檬1-2片,開水沖泡,加蓋燜10分鐘左右,頻頻服用,每日2-3次。
本方中的檸檬,為蕓香科植物黎檬或洋檸檬的果實,主含橙皮甙、柚皮甙、檸檬素、維生素C、維生素A、維生素E、菸酸、糖類、磷鈣、鐵等成分?!豆鸷S莺庵尽份d:味極酸,功能生津止渴,lq和胃。據(jù)藥理研究,檸檬所含的橙皮甙、柚皮甙有ky作用,適用于zl急慢性胃炎。紅茶也具有l(wèi)q和胃作用,兩者匹配,其功效更為顯者。且兩者匹配在一起,品質(zhì)風(fēng)味更佳。
12、草姜茶
cf:紅茶2克,干姜3-5克,炙甘草3克。
功用:溫胃散寒止嘔。
服法:將生姜洗凈切片,炒干,臨用前將上方各藥按比例置蓋杯內(nèi)、加開水300毫升,泡5~10分鐘,分3次飯后飲,每日1劑。本方為《傷寒論》甘草干姜湯改制而成,原方可zl多種原因?qū)е聹糁须?,損傷中陽,影響脾胃之受納化運功能而引起的惡寒喜暖、嘔吐便溏之患。方中干姜,性味辛熱,入脾、胃、肺經(jīng),功擅溫中驅(qū)寒;甘草炙后能和中緩急,對脾胃虛弱者最宜;紅茶性偏溫,能化痰、消食、開胃,與干姜者相配伍,溫胃驅(qū)寒,寒去胃和則嘔吐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