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信息由東莞市鳳崗鎮(zhèn)柏印紙制品經(jīng)營部提供:
印刷工藝
除了燙金,燙銀,UV,還有擊凸,啤,壓紋,植絨,金聰,熱壓,裱,YO,沖形,金邊,針孔,過膠,壓塑,打孔,雞眼等等 上面這些工藝都能簡單介紹下嗎 {zj0}答案
1 燙金:學(xué)名叫做熱壓轉(zhuǎn)移印刷,簡稱熱移印,俗稱燙金、燙銀。相對的還有個冷移印。
2 UV:就是紫外線,UV是簡稱,“UV透明油”才是全稱,就是靠紫外線照射才能干燥固化油墨。UV通常是絲印工藝,現(xiàn)在也有膠印UV。
3 擊凸、壓紋:學(xué)名為壓印,靠壓力使承印物體產(chǎn)生局部變化形成圖案的工藝,是金屬版腐蝕后成為壓版和底版兩塊進行壓合。分為便宜的普通腐蝕版和昂貴的激光雕刻版兩種。
4 啤:廣東的發(fā)音為“鱉”,就是模切的意思。
5 金聰:就是在紙上先過一層膠水,再往膠水上撒金粉。
6 YO:就是彈簧一樣物體,塑料居多,一般用在掛歷和筆記本的書脊上,翻頁連接用的。
7 過膠: 給印好的紙張壓一層透明的塑料膠膜,有水晶膜、光膜和亞光膜,很多地方叫法有些不同,不環(huán)保。
8 針孔: 也叫針線、牙線,就是給紙張壓出一道半連接的線條,通常出現(xiàn)在包裝開口處。
9 打孔 :就是按要求按尺寸給一張紙或N張紙弄個洞出來,有專門的打孔機。 10 植絨:就是給紙上刷層膠,然后貼一層類似絨毛的物質(zhì),讓紙看起來和摸上去有點絨布的感覺。
印前:美工繪圖,排版,出菲林,曬版,
印刷:上墨,上版,調(diào)色??
印后:彩盒:表面處理(覆膜,壓光,局部UV等),燙金,裱坑紙,啤切,粘合成型
書籍:折頁,配頁,裝訂,
印刷工藝有哪些?
覆膜/裝訂/燙金(銀)/模切/壓痕/起凸/壓凹 /打孔/打號/UV上光/壓紋/專色印刷/其它工藝 覆 膜
定 義:將塑料薄膜覆蓋于印刷品表面,并采用黏合劑經(jīng)加熱、加壓后使之粘合在一起,形成紙、 塑合一的印刷品的加工技術(shù)。(在印刷品表面覆蓋一層薄薄聚乙烯薄膜)
分 類:覆膜分光膜和啞膜兩種
特 點:覆光膜的產(chǎn)品表面亮麗、表現(xiàn)力強,多用于產(chǎn)品類印刷品;覆啞光膜的產(chǎn)品表面不反光,高雅,多用于形象類印刷品 適用范圍:
200g以上的紙張,遇實色部位有折痕工藝必須使用覆膜工藝 注 意:
128克以下紙張單面覆膜后容易因兩面表面張力不同而打卷; 覆啞光膜后印刷品色彩飽和度會略有下降; 裝 訂
裝訂有五種常用方式:騎馬釘、膠釘、鎖線釘、環(huán)釘和精裝對裱 騎馬訂裝
定 義:將書冊套貼配頁,書脊打訂書釘,三面裁切成冊 特 點:價廉、工藝簡單、交貨周期短,易跨頁拼圖
適用范圍: 使用騎馬釘裝訂的樣本P數(shù)應(yīng)為4的倍數(shù),裝訂厚度以157g銅版紙為準,不超過48P,成品厚度小于4mm 注 意:
封面與內(nèi)文紙克重懸殊時,長期使用,封面易從裝訂處脫落! 膠訂裝
定 義:將書冊按頁序先套貼后配貼,書脊上膠后配封面,裁切成冊 特 點:價廉、美觀、交貨周期較騎訂長
適用范圍: 使用膠訂P數(shù)可以不是4的倍數(shù),裝訂厚度以157g銅版紙為準,超過48P,成品厚度大于4mm、小于30mm 注 意;
對頁很難打開,不易跨頁拼圖,若紙張克重高在使用中易掉頁 鎖線裝
定 義:將書冊按頁序先套貼后配貼,按順序用線訂成書芯,書脊上膠后配封面,裁切成冊
特 點:裝訂考究、gd、不宜掉頁、易跨頁拼圖,但生產(chǎn)周期較長
適用范圍:裝訂厚度以157g銅板紙為準,48P以上的產(chǎn)品宜采用線裝,成品厚度不限 注 意:
生產(chǎn)周期長,而且費用較高
環(huán)釘(塑環(huán)/鐵環(huán))
定 義:將書冊各頁捫切打孔,按頁序排列后,穿環(huán)成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