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市民高先生想把一臺在上海使用的鋼琴運到揚州,為此特意找到了一家上規(guī)模的物流公司。心想著正規(guī)公司應該有保障,高先生的鋼琴應該完好無損到貨了吧?
誰知道,23號高先生提貨時發(fā)現,托運的鋼琴損壞嚴重,已經不能用了!他向物流公司索賠無果,只得向《關注》求助。
高先生告訴記者,這架韓國進口的三益鋼琴,是幾年前在上海買時,當時價格近五萬元,就算折舊價格也大概要兩萬多呢。最近是因為想回家鄉(xiāng)開個琴行,才把這臺鋼琴從上海運回,特意找到了天地華宇物流公司,除正常運費,還多花300塊保了價。
結果,23號鋼琴送到揚州,高先生提貨發(fā)現,外包裝有摔碰痕跡,一半琴鍵已無法使用,他當場拒收并提出索賠。高先生知道,進口鋼琴國內難修復,就算修好,也可能留下內傷。所以自己按保價金額一萬提出賠償,但物流公司不答應,雙方僵持了幾天。實情到底如何?記者找到這家物流公司詢問,工作人員承認:的確是在運輸途中,導致客戶的鋼琴受損了。但是公司的規(guī)定就是,客戶拿去維修,公司賠償維修費。
一方要求按保價一萬賠錢,另一方堅持維修。到底怎么辦?記者咨詢法律專家得知:只有貨物無法修復時,才能要求全價索賠,并且要出具價值評估報告。
高先生坦言,這臺鋼琴購買多年,原始找不到,很難提供價格、折舊等關鍵信息。經過記者的協(xié)調,雙方同意,找一家專業(yè)公司檢查鋼琴損壞狀況,再決定是修還是賠。兩邊約定,本周解決問題。
在這里小編也想提個醒,所有物流從業(yè)者,對顧客托運的貨物,必須呵護到位。要知道,不管錢賠多賠少,損害的,可都是自家的信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