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頭蝸桿廠家,軋蝸桿與滾壓螺紋是一樣的,而螺紋的滾壓是以搓絲板搓絲的原理為依據(jù)的,蝸桿冷軋工藝的具體實施:mn=0.6;ms=0.609;齒距t=1.88;螺旋升角β=9°28′(左旋);頭數(shù)z=2;d中=7.2mm;8級精度。
毛坯直徑的選擇工件毛坯外徑的正確選擇,直接影響到軋制后蝸桿的精度。直徑過大時,多余金屬在軋輥間擠壓產(chǎn)生很大抗力,引起震動,使齒形不正,甚至使軋輥齒形崩裂;過小則軋不出完整的齒形。理想的是軋輥壓入毛坯后,所漲出的金屬體積和擠出體積相等。但通過實踐證明,金屬并不wq向徑向流動,有部分向軸向流動,使全長伸長了0.15~0.2mm.同時冷軋速度、進給量和軋制的蝸桿長度,也影響著毛坯直徑的正確選擇。經(jīng)過現(xiàn)場試驗,用下式可軋出完整的齒形d毛坯=d中-0.12mn=7.120-0.031.2
軋制的主要工藝過程
(1)磨毛坯外圓控制毛坯外徑公差及外徑圓跳動誤差在0.02mm以內(nèi),以保證軋制質(zhì)量。
(2)車毛坯蝸桿毛坯直徑(d毛坯)留磨量0.1mm,并兩端倒1×30°,以免在冷軋時頭部被擠出而脹大。同時為抵消冷軋時伸長,故在車毛坯時將原長縮短為46.350-0.42.多頭蝸桿廠家,
(3)冷軋齒形將坯料2放在托腳3上,兩個軋輥1以相同方向旋轉(zhuǎn),且右面的軋輥逐漸徑向進給,使工件軋制到預定的中徑為止(見圖2)。安裝兩個軋輥時,必須保證一個軋輥的凸出部分和另一個軋輥的凹部相結(jié)合,否則會出現(xiàn)亂頭。同時要保證兩個軋輥中心線平行,否則軋出的蝸桿是深而尖的。被輥軋制出的蝸桿精度和質(zhì)量是由工件對于兩個軋輥的中心位置所決定的。如果工件低于兩個軋輥的中心,那么就會發(fā)生齒頂變尖或碎裂現(xiàn)象;如果工件高出兩個軋輥中心,那么毛坯被向上擠出。如果托腳在垂直旋轉(zhuǎn)軸線的平面內(nèi)有各種不同的扭曲,那么軋制出的蝸桿會產(chǎn)生錐度并改變它的螺旋角。托腳的高度,應使工件中心低于軋輥中心線0.2~0.3mm.托腳寬度B采用(0.5~0.7)d外(d外是蝸桿外徑)。托腳須鑲嵌硬質(zhì)合金片,以增加托腳使用壽命,同時可減少工件材料因粘附在托腳上而影響表面粗糙度。工件表面{zh0}先經(jīng)正火處理,以保證足夠的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