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仔布作為紡織工業(yè)的長青樹,歷經百年的發(fā)展仍長盛不衰,特別是經過磨白具有立體風格的牛仔布更是深受人們的青睞。牛仔布這種獨特的風格過去都是通過石磨水洗作用來獲得。牛仔布的石磨水洗工藝一般是采用浸漬過次氯酸鈉或高錳酸鉀的浮石和少量的剝色劑及洗滌劑在滾筒洗衣機中進行磨洗。其中摩擦作用主要是使織物手感柔軟,染料脫落,然后形成局部棱角和縫接處磨白的立體感。
牛仔布在石磨水洗過程中,由于浮石的摩擦,對織物、水洗設備及人體都會帶來損傷。首先,織物中紗線易被磨斷、造成服裝下擺開裂、強力降低;其次,殘留在織物上的浮石,對皮膚產生刺激,影響穿著舒適性;同時由于石磨水洗的劇烈作用,易使設備內部損傷;另外,廢棄的廢液還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如此種種不足,各種牛仔布的無害化處理工藝應運而生,其中用酶洗取代石磨洗的工藝更是受到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