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還是沒能復仇,在拉巴斯海拔3650米的高原主場上,探戈軍團1-1戰(zhàn)平玻利維亞。最讓人關注的jx梅西,90分鐘內(nèi)亮點無數(shù):屢屢傳出好球,盤帶無人可擋,任意球技術日漸wm……不過{zh1}時刻梅西錯失超級大單刀無緣絕殺,讓人不由得感慨,即便是球王級別的梅西,面對大自然的殘酷環(huán)境,也只能認輸。甚至在半場休息時,梅西還出現(xiàn)嘔吐!南美十國,梅西對陣其余8個國家都有進球,唯獨沒法攻克玻利維亞大門。梅西是世界上{zh0}的球星,也是最累的球員。且不說他在巴薩的超高出勤率,本屆世預賽,梅西打滿全部11場比賽990分鐘!尤其是在埃爾南多·希勒斯這樣海拔3650米的高原球場。每一次帶球沖刺之后,看得出梅西雙唇發(fā)白,面無血色,眼神中寫滿疲憊,靠著“意念”在奔跑。在硬件設備上,人造氧氣成為了阿根廷隊的“第12人”,迪馬利亞在賽中吸氧,梅西中場休息立即去場邊吸氧,賽后更衣室球員們也吸氧,來讓自己盡快恢復?!栋⑺箞蟆穲蟮婪Q,梅西半場休息時在更衣室出現(xiàn)嘔吐的現(xiàn)象,嚴重的高原反應讓梅西兩次嘔吐。第84分鐘時,梅西上演離奇的單刀不進:玻利維亞中衛(wèi)傳球被大禁區(qū)弧頂處的梅西機敏斷下,此時跳蚤前方只剩門將,左右兩側的防守隊員距離自己10米之遠,根本無力回追。梅西啟動“低速擋”帶球至禁區(qū),玻利維亞門將則出擊封堵。這樣的畫面,梅西遇過上百次,而且破門成功率極高,但這次,梅西14米處的挑射竟然直接將球送到門將懷抱中
恩施日報訊(記者 汪盛華 通訊員 余艷芹 左航瑞)3月28日,九州通醫(yī)藥集團公司相關負責人及孝感市的4名義工來到宣恩縣長潭河侗族鄉(xiāng),為“茶葉村醫(yī)”文慶華的村衛(wèi)生室捐贈1臺制氧機及價值5000元的醫(yī)yw資。
當天,宣恩縣共獲捐助制氧機25臺,其中,長潭河侗族鄉(xiāng)幾個村衛(wèi)生室獲贈7臺,其余18臺將根據(jù)全縣其他村衛(wèi)生室的實際需要分配。3月8日,長潭河侗族鄉(xiāng)中壩村衛(wèi)生室的女村醫(yī)文慶華,在對一病?;颊呤┚葧r,因無制氧機而遭遇難題。在微博好友“善醫(yī)行梅姐”的幫助和建議下,文慶華準備通過網(wǎng)上義賣自己采摘制作的茶葉購買一臺制氧機。她的義舉得到媒體關注,愛心讀者稱她為“茶葉村醫(yī)”,并紛紛慷慨解囊助其圓夢。
3月20日,天氣晴朗,宣恩縣長途汽車站邊的小站臺,記者{dy}次見到文慶華,她看起來約1.55米高,微胖,靦腆的笑容里有山里人特有的淳樸。
“義賣茶葉賣了14000元,現(xiàn)在梅姐已經(jīng)在幫忙看制氧機了,不久后就能送到村衛(wèi)生室,村里的老人高興著噠!”文慶華說,她這個月29號要去北京培訓,到時候給他們(買茶葉的人)帶茶葉去。她還拿出手機讓記者看她的微信內(nèi)容,37歲的她看起來像個孩子。
親手采茶制茶,只想用義賣茶葉的錢換臺制氧機
3月8日,宣恩縣長潭河侗族鄉(xiāng)中壩村留守老人覃章桃氣息奄奄地來到該村村衛(wèi)生室。這也是一個周內(nèi),這位80歲的老人第二次來村衛(wèi)生室?!爱敃r老人病情反復,呼吸也很急促,脈搏104,體溫38.6度,我都不知道用smy好?!蔽膽c華說,當時情況很緊急,沒有吸氧設備把我急壞了。那兩天她一直通過微信向“北京善醫(yī)行”咨詢?nèi)豪锏尼t(yī)生請教,那里有村醫(yī),也有北京知名醫(yī)院的專家。經(jīng)過他們的指導用藥,覃章桃老人的病情慢慢好轉,呼吸也較平穩(wěn)了。
呼吸平穩(wěn)后,覃章桃拉著文慶華的手,緩慢地說:“我走了1個多小時才到衛(wèi)生室,路上我本來以為自己不行了?!甭牭嚼先诉@么說,文慶華的眼淚差點掉下來。覃章桃老人的家離村衛(wèi)生室不到一公里,卻走了一個多小時,可見其痛苦程度。
文慶華說,覃章桃老人患的病叫老年性慢性zqgy,伴有xc,常常有心率加快、發(fā)燒、呼吸困難等癥狀,發(fā)病的時候難受不已。村子里的留守老人很多,患zqgy、xc等呼吸道疾病的老人也很多,他們常常因為呼吸困難連路都走不了,更別提吃飯、喝水、下農(nóng)田干活了。
這些,文慶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因此,擁有一臺制氧機,成了她最想實現(xiàn)的愿望。
巧的是,當時文慶華為覃章桃老人zl時,將老人的病情發(fā)布在新浪微博上。文慶華在微博上的好友@善醫(yī)行梅姐看到微博后便提出,文慶華可用義賣茶葉的方式,爭取募捐一臺制氧機。“2012年初,我去北京學習時見過@善醫(yī)行梅姐,我們都叫她梅姐。當時我給她帶了一盒宣恩茶葉,她征求我的同意之后將茶葉義賣了。這次募捐制氧機,也是她想的辦法?!蔽膽c華說。義賣是通過支付寶第三方進行的,一共義賣了14000元錢,足夠買一臺制氧機了。
陽春三月,正是宣恩本地茶上市的季節(jié)。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文慶華義賣的茶葉全部都是自己采摘、炒制而成。據(jù)中壩村村民介紹,當?shù)噩F(xiàn)在很少有人自己制茶葉了,當?shù)厝俗约汉鹊牟枞~都是用鮮葉去附近的茶廠換的?!半m然步驟很麻煩,但只有親自采茶、制茶,我覺得才能表達自己的謝意。”她說。這樣,病人多時就在村衛(wèi)生室治病,病人少時到茶田里采茶,成了文慶華工作的常態(tài)。
3月20日,文慶華請了村里的制茶師傅,在自家的灶臺前制作干茶葉。當天下午6點鐘開始做,經(jīng)過攤青、殺青、揉捻、做形、干燥等步驟,到晚上11點半,文慶華和家人做成了4斤多干茶。
背著雙肩包行走在大山里的她,是一道動人的風景
文慶華是中壩村衛(wèi)生室的醫(yī)生,也是{wy}的醫(yī)生。
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村衛(wèi)生室,管轄著周圍300多戶人家共1300多人的健康。由于村民們分散居住在大山深處,加上山路崎嶇、交通不便,下鄉(xiāng)從事醫(yī)療服務和公共衛(wèi)生服務都得靠步行。所以,很多時候文慶華都是背著雙肩大背包,行走在方圓百里的崇山峻嶺之間。“下鄉(xiāng)做慢性病、孕產(chǎn)婦和兒童訪視時,我經(jīng)常背雙肩包,因為里面除了檢查設備,還可以背些藥?!彼f。
3月20日下午3點多,文慶華的村衛(wèi)生室沒什么病人,文慶華準備下鄉(xiāng),記者也決定跟隨她下鄉(xiāng)。由于要走山路,記者特意提前換了爬山的運動鞋。一路上,附近采茶的村民都高興地和文慶華打招呼?!叭A華,又下鄉(xiāng)啊?!甭牭竭@樣的招呼聲,文慶華也開心地答復著。文慶華說,由于經(jīng)常下鄉(xiāng),村里的人她都認識,村民家里的情況她也很清楚。
約半個小時之后,記者跟隨文慶華到達該村村民張正春家里。張正春今年76歲,患有高血壓,風濕性關節(jié)炎,家人都在外打工,平常沒人照顧。由于老人腿腳行走不便,很少到村衛(wèi)生室,發(fā)病時主要是文慶華去她家zl。
當天,文慶華給她送了些jxy的藥和止痛藥,又測了血壓,詢問了她的身體情況。“她是個好孩子,有空過來都會給我?guī)?,有時還給我am雙膝,艾灸。我也沒啥給她的,有雞蛋或者好吃的都給她留著,每次她都不要,還讓我自己留著吃。”張正春感激地說。
農(nóng)村患高血壓、糖尿病的人多。文慶華下鄉(xiāng)時,每到一戶都會仔細幫他們測血壓血糖,看清楚他們吃的smy,認真告訴他們服藥的劑量、方法、不良反應,以及飲食方面應該注意的問題。有些老人說一次記不住,她就說兩次或更多次,直到他們記住為止。
在山路上行走不到一個小時,記者就滿頭大汗,雙腿像灌了鉛,再也挪不動半步,便找了塊石頭休息。休息時,記者掂了掂文慶華的黑色大背包,大概有十多斤。拉開背包,里面便捷式心電儀、電子血壓計、電子秤等一應俱全,還有各種藥品。翻看她背包里的東西時,里面不小心掉出了一小袋零食,文慶華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說:“山大,有時下鄉(xiāng)會很餓,帶點零食半路上充饑?!薄跋锣l(xiāng)時,電子血壓計容易出故障,一般下鄉(xiāng)都要帶兩個,以防萬一。有時候在山里轉{yt},背包里的東西有時有20多斤,累了就找塊石頭歇一歇。今天還算是比較輕松的。”文慶華說。
幾分鐘后,文慶華又背著她的大背包出發(fā)了。
待病人如親人,她是全村老人的“女兒”
2006年,文慶華在中壩村衛(wèi)生室給公公田遠相幫忙。不久后,田遠相退休,文慶華便接手管理中壩村衛(wèi)生室。她接手后,不僅延續(xù)了田遠相的好醫(yī)術,對病人更是無微不至,像親人一樣。
徐奶奶今年76歲,老伴去世,有一個兒子外出打工,常年只有她一個人在家。她患有嚴重的胃病和高血壓,耳朵也不好。幾年前,老人因為血壓高頭暈不敢起床,兩天沒下床沒吃飯,身體十分虛弱。
文慶華見此情景,便讓老人去住院。老人哭著說,自己沒有錢,也沒人照顧,不愿去。
看著老人,文慶華當即請鄰居幫忙,將老人抬到村衛(wèi)生室,一面給她開些藥,一面幫她輸液補充能量。對于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文慶華就給上級醫(yī)院醫(yī)生打電話請求指導。不僅如此,文慶華還幫她照顧好一切,上廁所,倒尿盆,熬粥。在村衛(wèi)生室,文慶華和老人同吃同住了15天。
老人回家時說,醫(yī)藥費沒錢付,文慶華就說先記著吧。老人又說,沒錢給文慶華補生活費,文慶華說,吃點飯不要緊。
現(xiàn)在,文慶華每隔一段日子就去看看老人,測測血壓,給她降壓藥,并說明好服用方法和劑量。老人家里沒人,也沒個電話,文慶華就把自己用過的舊手機給了她,讓她有什么不舒服就給自己打電話。有時候手機欠費,文慶華也幫她交話費。在徐奶奶心里,文慶華已經(jīng)是自己的女兒了。
不僅是對徐奶奶,文慶華對村里所有的老人都關心有加。
中壩村附近的大坨村的李奶奶患xc多年,3月20日,李奶奶專程坐車到文慶華的村衛(wèi)生室打針。“對人好,在這打針也不貴,每次我來她都耐心地詢問我咳嗽情況,要是能有這樣一個女兒就好了!”李奶奶說。
走遍大山的每一條路,熟知村里的每一個人,自己的孩子卻疏于照顧。文慶華的兒子今年9歲,在宣恩縣城讀小學,由于沒有人照顧,從6歲起就被送去全托,一個星期回長潭河一次。3月29日,星期五,兒子因為下雨交通不便,不能回家。文慶華淡淡地說:“不回來也好,我還可以抽點時間多看幾個病人?!毖哉Z間有著淡淡的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