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社交能力分析
寶寶的社交能力,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嶄露頭角了,作為家長,就應該抓住這一時機,培養(yǎng)寶寶的社交能力。畢竟,寶寶總是要進入社會的,總是要和別人相處的!
當寶寶剛剛出生,就開始觀察身邊的事物了。我們不能把他當成什么也不懂的寶寶,而是要多和寶寶說話,幫助寶寶認識周圍的人和物。
隨著寶寶漸漸地長大,他(她)的表達方式也會越來越多,表情和動作就會是寶寶最常使用的交際方式,當他(她)啊嗚~啊嗚~地對著媽媽說話時媽媽一定要回應,因為這正是和寶寶交往的好機會,也會成就寶寶社交的{dy}步。當他(她)揮舞著小手表示高興時媽媽一定要和寶寶一同開心,當寶寶的表達得到回應時,他(她)收到的會是一個正向刺激,以后也會樂于表達。
表達是寶寶學習社交的{dy}步,如果媽媽細心地觀察會發(fā)現(xiàn)寶寶會有各種各樣的表達方式,微笑、叫喊、哭泣、揮手、專注等,在寶寶的這些信號發(fā)出并得到回應時,其實寶寶已經完成了一次交際任務。慢慢的,寶寶也會學會很多說話的方式,慢慢的學會怎樣和別人交流。這時候要常常帶寶寶出去散步,見到別的寶寶,就主動介紹,讓寶寶們互相打招呼,做手勢。雖然小寶寶間還不會用言語表達,但是他們之間是可以理解彼此的動作的,這是不是很神奇。
寶寶“社交恐懼”
現(xiàn)今的小寶寶們爺爺寵著、奶奶愛著、姥姥姥爺?shù)胗浿?,說起來是越來越幸福了,其實也越來越孤單。大多數(shù)家庭都是一個孩子。所以,隨之產生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了。
因為只有一個寶寶,所以四個老人,再加上寶寶的親戚們恨不得把所有的寵愛都給他。好吃的東西先留給他,就差星星月亮不能摘下來了。而這樣的“愛”,卻會讓寶寶越來越自私,終究無法融洽的和別的寶寶相處。而現(xiàn)在的大多數(shù)的媽媽,因為生活的關系,都無法做全職媽媽,而寶寶的大部分時間,都是由老人照顧。“隔輩親 ”放在那里都是真理。很多老人不愿意送寶寶去幼兒園,也不帶寶寶和別的小朋友玩,這就導致了寶寶只會和親人相處,而喪失了社交能力??吹竭^不少寶寶,和自己親人在一起的時候,有說有笑,見到外人,就緊張局促。
解決寶寶“社交恐懼”方案
一:營造開放式環(huán)境
如果家長能在孩子社會交際處于萌芽階段時,不失時機地提供各種各樣的社會生活和人際交往體驗,就可以預防孩子出現(xiàn)社交性退縮。倘若孩子對社交已有了畏懼情緒,家長要鼓勵孩子勇敢地走出去,與同伴交往,而不能遷就他,把孩子禁錮在家里。鼓勵孩子多交朋友、多參加各種競賽,并適時地給兒童以表揚和獎勵,將有利于提高他們的自信,激發(fā)他們的社交信心和興趣,克服“社交敏感”。
二:參與集體活動
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在3歲之后就開始有交往的愿望,這也預示著他們交往心理的萌芽。他們強烈希望與同齡人交流溝通,僅僅和成年人特別是單單與父母交往,已經不能滿足此階段交往的社會需求了。此時,就要讓孩子盡早參與集體生活,而且要盡量創(chuàng)造這種環(huán)境。如果將孩子及時送入幼兒園,在集體生活中滿足他們交往的愿望,可以使孩子的交際能力獲得良好發(fā)
三:多關注孩子
據分析,導致兒童社交性退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屬于氣質性社交障礙,生性靦腆,膽小,好獨處;有的屬于挫折性社交障礙,由于某次社交情境中不愉快的經歷。例如,被人喝斥、搶白而產生自卑,因為尋求自我保護而不愿與人交往;還有些孩子則是由于家庭教養(yǎng)方法不當造成了封閉性格,特別是孩子幼年時處于相對封閉環(huán)境,缺乏與同伴交往的實踐,而不知如何與人交往。研究表明,社交性退縮多發(fā)生在獨生子女身上,而家庭教養(yǎng)不當則是其主要原因。
四:榜樣的力量
對不擅交際的孩子,要經常向孩子提供好的榜樣。有研究者做了這樣的實驗,讓一名善于交際的孩子充當模特,向那些性格內向、不善于交際的孩子演示各種社會技能,如對別人微笑、分享行為、發(fā)起積極的身體接觸、給以口頭贊許等,結果,這種方法有效地增加了模特所演示的各種行為。在家庭教育中,可以充分利用看電視、孩子跟別人一起玩等機會,發(fā)現(xiàn)這種榜樣,向孩子作解釋
五:經常性的訓練
有些社會交往技能是必須“教給”的,如怎樣參與到別人的游戲活動中去,怎樣對同伴的友善行為作出回報,怎樣與同伴分享食物、玩具,怎樣給予同伴關心、幫助和同情,在這些時候應該說什么話,做出什么樣的表情和動作。關于家庭教育方式的許多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家長熱情而態(tài)度鮮明地要求孩子遵守社會禮節(jié)所要求的各種規(guī)則,他們就往往能教育出懂規(guī)矩、善于和別人交往的孩子;相反,那些不大向孩子提要求、縱容孩子的家長,培養(yǎng)出的孩子往往是攻擊性強、不受同伴歡迎的孩子,他們對別人提出的要求常采取對抗的態(tài)度。比口頭講述更好的一種方法是角色扮演
六:創(chuàng)造和其他寶寶玩的機會
當寶寶再大一些的時候,我們就應該給他們創(chuàng)造和別的小寶寶一起游戲的機會。也許寶寶們會互相搶玩具,甚至互相打鬧。但只要我們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我們就要wq放手。寶寶們之間的這種搶奪,其實也是一種學習交往的過程。他們會學到如何和別人相處。
總之寶寶們的世界,我們要多關注,多回應,多鼓勵,多創(chuàng)造彼此交流的條件,但是我們不應該太多干涉、太多禁錮,孩子不應該總是宅在家里,那會讓寶寶無所是從,沒有自信,慢慢的喪失與人交往的能力。社交,真的是門大學問。社交能力強的孩子,走入社會,面對困境的時候,會更加的從容不迫,會有更多的人給予幫助。所以,從小培養(yǎng)寶寶的社交能力尤為重要,讓我們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