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松苗木栽植
雪松喜年降水量600——1000毫米的暖溫帶至中亞熱帶氣候,在中國長江中下游一帶生長{zh0}??购暂^強,大苗可耐-25℃的短期低溫,但在濕熱氣候條件下,往往生長不良。較喜光,幼年稍耐庇蔭。大樹要求充足的上方光照,否則生長不良或枯萎。
對土壤要求不嚴,酸性土、微堿性土均能適應,深厚肥沃疏松的土壤最適宜其生長,亦可適應黏重的黃土和瘠薄干旱地。耐干旱,不耐水濕。淺根性,抗風力差。對二氧化硫抗性較弱,空氣中的高濃度二氧化硫往往會造成植株死亡,尤其是4—5月間發(fā)新葉時更易造成傷害。
由于濟南屬內陸地區(qū),春天風大且降水量少,苗木的水分蒸發(fā)量大,因此澆水、噴霧的次數(shù)應適當增加。當苗木安全的度過春天后,養(yǎng)護工作即可進入正常管理。 歡迎觀臨公司官網:http://
苗木栽植后應立即扶架,扶架完畢后再澆水。{dy}次澆水應澆透,并在三天后澆第二遍水,十天后澆第三遍水。為保證成活率,我們在栽植的第四天結合澆水用100 ppm 的 ABT 生根粉3號作灌根處理。三次澆水之后即可封穴,用地膜覆蓋樹穴并整出一定的排水坡度,防止因后期養(yǎng)護時噴霧造成根部積水。地膜可長期覆蓋,以達到防寒和防止水分蒸發(fā)的作用。
為增加成活率,筆者在扶架完成后,配合苗木的整形作了疏枝處理。先去除病枝、重疊枝、內堂枝及個別影響樹形的大枝,然后再修剪小枝。修建過程中應勤看、分多次修剪,且勿一次修剪成形,以免錯剪枝條。修剪完成后及時用石蠟或防銹漆涂抹傷口,防傷口遇水腐爛。
苗木栽植之后應立即用噴灌機做噴霧養(yǎng)護,以保證樹冠所需的水分和空氣濕度。為了減少勞動強度,增加養(yǎng)護效果,筆者自行設計了一套噴水養(yǎng)護系統(tǒng):提前在每棵雪松上安裝3至4個噴頭,噴頭的位置以水霧能將全樹籠罩為原則。每天定時噴霧,實踐證明效果非常好。
在吊裝完成后,筆者發(fā)現(xiàn)有2棵雪松因吊裝過程不小心被繩子勒壞,在樹的2/3處環(huán)形撥皮達1/2周。于是,筆者趁樹皮內粘膜層未干,及時用1厘米長的小釘子將脫落的樹皮按原位釘住,并在傷口處均勻的涂抹黃泥,用草繩纏繞將其裹緊,再用厚一點的塑料薄膜緊密包扎,保持濕潤。經過4個月之后檢查,樹皮已基本愈合,在正常養(yǎng)護下,兩棵樹長勢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