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袋的設計者于1959年在瑞典發(fā)明了今天眾所周知的塑料袋。斯滕的設計初衷是為了挽救地球,在那個年代,人們使用大量的紙袋,為此需要砍伐樹木,這不利于地球的發(fā)展。他的初衷是為通過消耗更少資源的塑料袋,來取代耗費大量資源的紙袋。他認為,塑料袋應該被重復使用而不是用了就扔。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促使之下,斯滕想要創(chuàng)造出一種可以反復使用的結實和輕便的袋子。這就是塑料袋的產生。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斯滕的初衷是為了保護地球的環(huán)境,但是隨著塑料袋使用越來越廣泛,方便的出行卻讓人們越來越懶惰。使用完的塑料袋開始被當成普通垃圾一樣丟棄,本身可以循環(huán)使用的塑料袋被迫成為一次性產品,成為了破環(huán)環(huán)境的罪魁禍首之一 !
現在塑料袋卻成為了我們生活垃圾最主要來源之一,而且雖深埋地底200年也不見得能腐爛和溶解。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石油化學工業(yè)的發(fā)展,塑料的原料以石油取代了煤炭,塑料制造業(yè)也得到飛速的發(fā)展。
至今,塑料的發(fā)明已超100年。塑料袋已經成為了我們隨處可見的產品,成為了一種充斥在我們生活中的常用垃圾,而且,這種垃圾被埋在地底下2000年,也不會腐化。
大量的塑料廢棄物填埋在地下,破壞了土壤的通透性,使土壤板結,影響植物的生長;如果家畜誤食了混入飼料或殘留在野外的塑料,也會造成因消化道梗阻而死亡。
每年有數以萬計的野生動物,哪怕是海洋動物,也都不能幸免于塑料的“毒手”。
塑料袋,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無盡的煩惱,更給這個地球上的生物帶來厄運。真可謂是,愛也塑料袋,恨也塑料袋。
如今,我們急需尋找一條徹底解決塑料垃圾的辦法來。這已經是生命攸關的事情,關乎我們的命運,關乎我們的子孫后代,關乎我們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