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種利用液晶的光電效應對光場進行調制的光學器件,根據(jù)調制的物理量,可分為相位型和振幅型空間光調制器。振幅型空間光調制器通過利用液晶偏轉配合起偏器和檢偏器,實現(xiàn)對光的強度和偏振狀態(tài)進行調制;而相位型液晶空間光調制器通過調節(jié)液晶分子的排列,只改變光的相位信息,不影響光的偏振狀態(tài)和強度。此外,根據(jù)光路,液晶空間光調制器還可以分為反射式和透射式。
LCoS是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硅基液晶)的縮寫,LCoS空間光調制器是基于LCoS芯片,利用液晶的光電效應對光場進行調制的光學器件。由于LCoS自身不透光的特點,不能作為透射式光調制器使用,但LCoS自身反射率很高,能夠作為反射鏡使用,因此適合做反射式液晶空間光調制器。
LCoS空間光調制器,在激光光束調制方面有:變倍率激光擴束技術、光束偏轉、光束整形、太赫茲光譜調制、產生渦旋光束、脈沖色散補償?shù)?;在成像方面有?span style="color:#4298BA;">色差透鏡、生物光學顯微鏡、自適應光學等;在顯示方面有LCoS投影技術、激光立體顯示、動態(tài)全息技術、模擬成像等;在傳感方面有表面振動測量、三維輪廓測量、光譜分析等;在信息傳輸方面有光邏輯運算、高速光互連、數(shù)據(jù)存貯。
自適應光學是近幾年來發(fā)展起來的集光學、機械、計算機、自動控制等為一體的高技術。自適應光學的概念首先來源于天文觀測中的大氣擾動問題,從牛頓時代就發(fā)現(xiàn)了這個問題,但一直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美國天文學家H. W. Babcock在1953年首先提出了自適應光學的概念,即通過測量波前誤差并加以實施補償?shù)姆桨竵斫鉀Q大氣湍流引起的動態(tài)干擾問題。
自適應光學系統(tǒng)結構復雜,形式多樣,最常用的一種是相位補償結構,相位補償結構的自適應光學系統(tǒng)組成包括:波前傳感器、波前控制器、波前矯正器。按照相位共軛原理,利用波前傳感器測定波前形狀,波前控制器對波前傳感器獲取的波前數(shù)據(jù)分析,并將波前畸變信號轉變?yōu)閷Σㄇ靶U鞯目刂菩盘?,波前校正器產生共軛的校正波面,即二者波前形狀相同,傳播方向相反,這樣到達目標的光波就會自動補償大氣湍流的影響,得到無像差的平面波。自適應光學中最核心的器件是波前校正器,它的功能是引入波前互補的波前誤差達到“抵消”的效果。
聯(lián)系人:肖經(jīng)理 手機:17715160698
地址: 江蘇省蘇州市昆山市祖沖之南路1699號昆山工業(yè)技術研究院北樓1502室
服務熱線:18551159698
http:///